針對台灣三大主流屋型:預售屋、新成屋和中古屋的驗屋要點,揭露建商與房仲不會主動告知的關鍵差異。雖然三種屋型的驗屋流程大致相同,但針對需要特別注意的潛在風險和檢查重點仍有所差異。本文將針對各種屋型,盤點最容易被忽略的驗屋注意事項,並引用真實案例,協助您避開地雷,讓買房交屋更安心。

預售屋驗屋注意事項
預售屋最大風險在於「看不見摸不著」的階段,當初僅憑樣品屋對新家模樣進行想像,要等到建商發出通知,可以準備交屋與查驗時,才有機會檢查實體。以下三點是查驗預售屋時,最常遇見的狀況:
預售驗屋注意事項1:客變項目核對
許多預售屋的買家會針對格局、插座、開關等進行客變,但實際交屋時,對照客變圖卻發現未依約實作,或細節與圖面不符。例如 Dcard 網友分享,客變後現場插座位置偏移、未按電路圖施工等問題,導致成果與預期有極大落差。
預售驗屋注意事項2:建材規格核對
有網友表示,當初建案規劃書承諾陽台玻璃材質與高度、玄關台階使用的石材、衛浴鏡面使用的品牌和款式、壁磚花紋等,但驗屋時才發現與當初預覽圖或銷售中心展示的樣子完全不符,事後向建商反應,最終卻只能依合約載明的「建商保有修改建材和調整權利」作罷,往往在問題浮出水面時,只能以滿滿的無力感和勞心傷財收場。
預售驗屋注意事項3:交屋品質不一
據這則 Dcard 上的分享案例,網友提到電線線路接錯。像這種情形,如果本身沒有電路專業知識及工具,很難發覺內部管線有問題,例如插座孔內部線路接反,將導致用電異常,甚至發生安全疑慮。
除此之外,在預售屋交屋驗收階段,有時會出現電壓測試異常或無法正常檢測的情況。觀察幸福驗屋提供的預售屋檢驗報告,有時也能發現插座的電壓顯示異常值,儀器無法顯示標準電壓範圍,這種情形很可能是因為建案尚未轉正式用電,仍處於臨時施工電的階段,只能供應給建築施工使用,必須在建商完成電力轉換後,再重新進行檢驗。
新成屋驗屋注意事項
新成屋通常是指已完工、屋齡不超過兩年、尚未售出且未曾入住的房屋,所以與預售屋相比,驗屋的時機不受限定。但因空置時間長,所以反而要注意建商提供的保固與圖面核對等問題。尚未簽約辦理點交以前,建議務必進行驗屋程序,爭取保有足夠的談判空間。
新成屋驗屋注意事項1:保固權益確認
網友分享,購買新成屋經常可以發現合約註明「現況交屋」,所以即使交屋時沒有任何狀況,但交屋後的瑕疵,例如壁癌與漏水、建材或房屋品質與契約不符問題等,賣方在法規上仍需負「瑕疵擔保義務」。
像這種情境要注意的是,若交屋時未進行驗屋,也無留存任何缺失紀錄,若在買賣合約中依建商要求加註「賣方已誠實告知,買方同意放棄瑕疵擔保請求權」,就等同默示同意房屋現況,後續建商當然能以「非保固範圍」、「人為損壞」、「過保」推卸責任。但是購屋者如果在交屋前或交屋當下有驗屋行為,並且提出具體報告與照片,即使瑕疵未於當下獲得處理,日後仍可主張問題在保固內即已存在,要求建商不能以契約免責。
新成屋驗屋注意事項2:設備功能測試
新成屋雖為全新房屋,但因空置太久或施工疏漏,仍然可以見到設備未安裝完全或功能異常。mobile01 就有網友分享,發現冷氣排水管做得太高,造成無法順利排水的狀況,但建商表示已完成交屋,目前情況已無法修改,只能請屋主另尋其他排放冷凝水的方法。
若沒有驗屋程序就點交完畢,許多交屋當下沒有實際運轉和試用的設備,無法得知能不能啟動或正常運作,常見的狀況還包含水龍頭滲漏水、廚房、馬桶排水管阻塞等。
建議交屋當天應確認各項設備是否能正常啟動,並實際運作一段時間觀察穩定度,包含電燈、開關、插座、冷氣、熱水器、瓦斯管線、水龍頭和衛浴設備等,若有問題最好能錄影或拍照留證,以利後續爭取維修權益。
新成屋驗屋注意事項3:圖面核對確實
有網友在Mobile01分享,發現實際房屋格局與銷售圖面或樣品屋有差異,尤其隔間牆位置偏差,導致家具擺設困難、空間浪費等,或以網友本身的例子,造成打開大門會撞到柱子。另一案例為圖面標示的收納空間縮水,交屋後才發現使用空間大減,建商也不願負責修改。
建議買家在交屋前,應仔細核對建案圖面與實際交屋空間是否一致,特別是牆面窗戶位置、管線出口、插座及開關位置等地方,或是請專業驗屋公司協助,確保實際的房屋條件與合約內容一致,避免交屋後發生糾紛。
中古屋驗屋注意事項
中古屋在驗屋時,需要注意的細節和複雜度遠高於新成屋。同時也要視屋齡而論,在發生 921 地震之後,建築法規對新建案調整並上修耐震設計和規範,所以如果是購買屋齡 30 年以上的中古屋,要特別注意整體結構問題。
中古屋驗屋注意事項1:結構安全性
當年花蓮「天王星大樓」傾斜倒塌震驚全台,揭露了許多早期建築在結構設計上的問題,因一樓店面過多開口、承重牆不足,若未搭配足夠剪力牆或鋼構支撐,容易形成結構弱層,在地震來襲時承載力不足而損壞或傾倒。儘管外觀仍維持完整,但內部承重結構早已潛藏風險。
這個案例提醒我們,在購買中古屋、尤其是1990 年代以前興建的早期大樓時,務必要特別注意結構安全問題。由於早期建築法規較為寬鬆、結構設計與施工監管也不如現在嚴謹,要特別注意:
- 一樓挑高或開放空間多,易形成軟弱樓層。
- 施工品質不良問題,如鋼筋配置不足、混凝土強度未達設計值。
- 未依結構計算增建或隔間,破壞整體受力平衡。
- 設計圖與實際施作不符,缺乏完整結構履歷。
透過專業的驗屋公司協助,可檢測傾斜度、牆面垂直、地面水平、是否有裂縫、水漬等初步檢測,但結構安全的深入評估仍需依規定請專業技師辦理。
中古屋驗屋注意事項2:過度裝潢遮掩問題
有 Dcard 網友反映,因屋內裝潢過度,原本可以觀察到的漏水、裂縫、天花板鋼筋裸露等問題被完整覆蓋,導致驗屋結果無效。也因為裝潢過的地方,可以將問題都遮蔽起來,讓人無從觀察,如果像是鋼筋裸露與牆面滲水等問題,很容易因為裝潢修飾不被發現。
現實中,在交屋前很難要求屋主拆除裝潢並配合驗屋,但是可以要求提供當時裝潢合約、收據與修繕清單,確認是否有刻意遮掩瑕疵的疑慮。
中古屋驗屋注意事項3:管線老化問題
中古屋常見水電管線老化、線路破損、排水堵塞等問題,如果涉及全屋的管路修繕和更換,後續需要付出的成本較高,所以交屋前建議必須徹底檢查。以 Mobile01 為例,有網友藉由驗屋公司的檢驗,才知道家中電線僅 1.6 mm 線徑,而且這種情況,在早期的房屋很常見。同時也有同一迴路的插座數過多,用電容易過載,造成跳電等問題。
目前依照國內最新規範,家用電線、插座都必須使用 2.0 mm 以上的電線,1.2 mm 和 1.6 mm 都不符合法規及安全標準,存在走火風險。
預售/新成/中古屋核心驗屋要點差異
雖然三種屋型的驗屋流程大致一致,但強調的驗屋重點與風險明顯不同。預售屋重在客變與建材核對;新成屋需留意保固與設備;中古屋則聚焦於結構、老化與賣方責任。
屋型 | 預售屋驗屋注意事項 | 新成屋驗屋注意事項 | 中古屋驗屋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常見糾紛 | 客變不符要求 | 保固過期 | 隱蔽既有瑕疵 |
重點檢查 | 客變項目落實度建材規格符合契約圖面與現場須一致 | 排水坡度實測圖面須與實況一致屋內設備可正常運作 | 電線老化檢測壁癌、裂縫、滲漏水明顯過度裝潢的區域 |
無論是預售屋、新成屋還是中古屋,驗屋都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。三種屋型的驗屋流程雖然相似,但每一類型都潛藏不同的致命風險與檢查重點,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買屋消費糾紛。
若對驗屋專業知識、檢查流程或現場細節感到不確定,建議尋求享有台北驗屋好口碑的幸福驗屋協助,幸福驗屋是具備公信力與豐富驗屋經驗的專業團隊,由專業人員為您把關每一個細節,從文件檢查、現場驗收到後續修繕協調和複驗,全面守護您的財產與居住安全。
歡迎立即預約幸福驗屋,讓買房交屋真正安心無憂!
預售/新成/中古驗屋注意事項常見問題
預售屋驗屋時,最容易忽略哪些細節?
預售屋要注意客變項目是否明確落實、建材和設備規格有無被更換,以及圖面與現場實況是否一致。
新成屋驗屋一定要帶哪些圖面或文件?
必須攜帶各類平面圖,包含合約書、水電圖、平面圖等,逐項進行核對。
中古屋驗屋時,最怕遇到什麼陷阱?
最怕使用裝潢遮掩壁癌、滲水、結構裂縫等問題,以及電線老化卻未特別揭露或改善,這些都會造成日後居住安全和財產受到威脅。
驗屋時若發現重大瑕疵,怎麼處理才有效?
應立即拍照存證、用有色膠帶標示位置,並整理成書面清單,要求賣方或建商在限期內修繕完畢,必要時保留尾款,或寄發存證信函。
有哪些實用工具推薦驗屋必備?
如果沒有專業的儀器,例如紅外線熱顯像儀、雷射水平儀、電線老化檢測器等,可使用水平尺、捲尺、硬幣、手電筒、膠帶、小夜燈、三用電表、手機等基本工具,進行最基礎的房屋檢驗。
近期留言